学团工作

学团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正文

我系特邀北京艺术家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17-03-30

为帮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皮影戏剧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素养,2017年3月26日,中文系特邀北京影偶传承中心副秘书长、北京韩非子剧社社长韩迟女士举办了中国皮影戏专题讲座。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90多名同学聆听了讲座。中文系学工办主任曹丽娜老师主持了此活动。

韩迟老师启蒙于皮影艺术家金传武先生,1992年拜于大师齐永衡门下为关门弟子。1998年率剧社进京发展,致力于傀儡艺术(皮影、木偶)的创新及推广,创作有《鸡毛信》、《灯官油流鬼》等一系列优秀剧目,荣获多项国内外各大艺术节大奖,并应邀赴韩国、法国、波兰等多国进行文化交流及巡演。2008年当选为“奥运火炬手”。韩迟老师策划、尝试与国内外艺术家跨界合作,将传统傀儡艺术与现代元素相融,呈现另类艺术形态,对传播非遗传统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韩迟老师首先讲解了皮影戏历史的发展脉络。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次,介绍了当今皮影戏剧兴盛地河北、黑龙江及湖南三大区域的发展现状及艺术成就。第三,以黑龙江双城皮影为例,现场展示了制作精良的皮影人物作品。各种样式、不同种类、品质各异的皮影作品,让同学们为光辉灿烂的祖国和民族民间艺术叹为观止。手工精细、色彩绚烂的皮影展示,使同学们大饱眼福。还有那些年迈的皮影戏老艺术家们,以皮影戏剧为生,集编剧、乐器、雕刻、唱功、表演于一身,是其他剧种绝无仅有的全能艺人,更让人无比敬佩和感动。

最后,韩迟老师也不无忧虑地分析了作为民间艺术的皮影戏剧当今面临的困境:艺人技能的退化、优秀的青年传承人缺少、新一代观众有待培育等现实问题,讲到了未来非遗传承的历史重任和国家的支持扶持举措,展望了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韩迟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和精美皮影作品的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在场大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对皮影戏剧的浓厚兴趣,也从中深入感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与未来。

上一条:2016-2017第二学期第六周考勤结果
下一条:我系心音朗诵社在“葛兰诵读文化季”全国总决赛获奖

关闭